年龄计算器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吃饭的礼仪规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1:46:39    



《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中国最初的礼仪规矩,就从饮食开始,源于一张小小的餐桌。


无论是在家吃饭,或是宴请客人、参加宴席,饭桌上的规矩都必不可少。


座次、点菜、坐相、吃相、离席等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一个人的教养。


如今,聚餐、请客、吃席越来越多,老祖宗吃饭的规矩,不可不知!

图|CL160 ©



· 壹 ·

长辈不上桌,晚辈不落座


《弟子规》有言:“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中国的饮食规矩中,讲究的就是长幼有序,对长辈要尊重诚敬。


要让长辈先入座,面朝大门的座位为尊,其他人按照辈分大小、年龄高低依次挨着座。


等人齐了,菜齐了,再动筷子,夹菜时晚辈也要礼让年长的人先落筷,不要自顾自地吃,也不能闷头就离席。



· 贰 ·

既不抖腿,也不耸肩


坐有坐相,吃也要有吃相。


吃相就是一个人的品相,千万别坐下后就又抖腿,又耸肩。


先不说有句老话:“树摇叶落,人摇福薄,抖腿耸肩霉三代。”


一般人看到这样,都会心生反感,更不用说一边吃饭一边抖腿耸肩了。


所以,吃饭坐姿一定要端正,举止优雅,顾及别人的感受,才能给自己加分,为自己纳福。

图2|山郅 ©



· 叁 ·

手要扶碗,以口就食


俗话说:“手不扶碗穷一世”。


吃饭的时候,一手端碗,一手拿筷,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规矩。


手要扶碗,不仅吃起来方便,也是对粮食的珍惜和同桌人的尊重。


而且,吃什么,就把什么拿到嘴边吃,以口就食,不能把嘴巴凑上去吃。


否则,在别人看来不只是吃相难看,而且内心也十分贪婪。

图2|山郅 ©



· 肆 ·

不夹过河菜,不敲盘子碗


无规矩不成方圆,夹菜也是一样。


夹菜要夹自己跟前的,而不是越过菜的中心,去夹另一边的菜。


这是吃饭最基本的礼貌,如果满盘子扒拉乱翻乱夹,那就是没有教养。


敲盘子,老话说这是批评厨子做得不好吃,敲碗,老话叫“叫花子要饭”。


所以,敲盘子碗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这就是没规矩不懂事,只会让人笑话。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



· 伍 ·

筷不立插,酒不反倒


民间有一个习俗,家中有人去世,会在灵前放一碗“倒头饭”,饭上会交叉插上一双筷子,表示对死者的祭奠。


所以饭碗中插筷子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家中的老人也会很介意,毕竟不吉利。


酒不反倒,是因为只有在传统祭祖时,才会反手倒茶倒酒。


如果给客人这样倒,相当的不礼貌,对方心里也会十分不舒服。




· 陆 ·

说“添饭”,不说“要饭”


常言道:“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餐桌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别人吃完了碗里的饭,要给对方添饭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开口就问:“你还要饭吗?”


我们可以说:“你还添饭吗?”


因为“要饭”听起来就像是在骂人是叫花子,说“添饭”才不会有这个歧义,也显得更加礼敬。



中华是礼仪之邦,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忘,不能丢。


就像吃饭的种种规矩中,看似细枝末节,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人情世故。


吃饭讲规矩,是修养,也是家风。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