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从辛亥革命肇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近代最关键的转型时期,其间历经了无数风雨沧桑。
但许多人对于民国的概念其实并不清晰,什么是北洋政府,什么是南京政府,什么是国民政府都不太清楚。
对于民国时期各个军阀之间的你来我往大部分人更是一头雾水,什么旧军阀新军阀,什么北伐军北洋军
今天我们就详细聊一下民国时期的事情,给大家梳理一下民国这三十八年的历史变迁。
首先理清楚一个概念,今天我们说的民国,指的是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满清退位,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
这段历史中并不只有国民党,也不只有蒋介石,而是一段长达三十八年,无数风云人物此起彼伏的时代。
如果从执政政府来看,中国在这段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中央政府时期。
满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南方各省开始了风起云涌的起义和革命。
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宣言中,革命党在南京建立起了临时政府,宣告中国进入民国时代。
孙中山建立的这一届政府为南京临时政府,又被称呼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的存在时间很短,仅有三个月,从1月成立,到4月临时政府迁至北京。
这一阶段主要的历史事件就是南北对立,南北战争,以及最后的南北谈判。
1月临时政府成立;3月8日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正式实施。
经过一系列斗争谈判,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被迫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
与之而来的就是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时间就比较长了,从1911年3月开始,直到1927年东北张学良易帜都被称呼为北洋政府时期。
为什么会称呼为北洋政府呢?
因为这一时期占据中国主要权力地位的正是北洋军阀集团,如果往上溯就能溯源到早期的北洋通商大臣。
从北洋大臣开始,衍生出了北洋集团及北洋军,北洋集团和北洋军占据了全国领导地位,由此被称呼为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体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和袁世凯死后两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虽然偶有内乱,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袁世凯依靠着自己的能力还能够操控中央和北洋军阀。
但因为袁世凯本人对日签订二十一条等卖国行为,加上宋教仁遇刺案,导致革命党对袁世凯大为不满。
为保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在南方号召二次革命,但由于北洋军实力太强,二次革命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不断扩充权力,最终于民国四年(1915年)改制称帝,结果引发了著名的“护国运动”。
天下舆情汹涌,蔡锷于云南通电发表护国运动,滇军北上与北洋军参战,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在东南响应。
面对天下的反对,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最终于民国五年(1916年)去世,北洋进入后袁世凯时期。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随即陷入了混乱,因为没有人能够替代袁世凯。
没有人有足够的威望统领北洋政府,北洋军内部从袁世凯时期开始就是大小军头林立。
因此袁世凯一朝身死,北洋军的将领们就开始了各自为政。
这一阶段主要有直、皖、奉三大军阀派系互相争夺中央政府控制权。
第一个掌权的是皖系军阀段祺瑞,黎元洪就任第二任大总统,但实权掌握在段祺瑞手中。
最终引发府院之争,期间发生了张勋复辟事件,旋即被段祺瑞击败,黎元洪也因此被迫下台。
随后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直系统领冯国璋代替皖系军阀段祺瑞就任代大总统。
冯国璋没有当多久的大总统就因为军阀之间的矛盾下台,徐世昌成为了下一任大总统。
徐世昌上台后,积极谋求南北和解,但他本人并不是北洋军阀中的大派系只能算是傀儡总统。
民国九年(1920年)7月,军阀矛盾彻底激化,直皖战争爆发,执政的皖系被赶下台。
紧接着,直系与奉系矛盾又开始激化,接连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直系最终失败,北洋政权落入奉系张作霖手中。
张作霖成为了北洋中央政府的最后一位执政者。
但因奉系张作霖势力迅速扩张,引起了其他军阀的忌惮,于是各个军阀又开始联手排挤奉系了。
从1925年开始,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国奉战争等军阀混战,各大军阀斗争不休。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就是混乱,军阀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北洋政府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实际根本没有什么权力。
就在北洋军阀混战的时候,南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政权也在偷偷发育。
1924年广州大本营设立,1926年北伐开始,国民革命军迅速击败了腐朽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威胁消失,但是革命家内部却也形成了分裂。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在武汉成立了武汉国民政府,二者相互对立。
1927年8月,宁汉合流,武汉和南京政府整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
此时的南京政府并不是蒋介石做主,因为老蒋和汪精卫都已经被逼迫下野,桂系军阀反倒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发动二次北伐,吴佩孚、孙传芳接连战败,张作霖惨遭重创被迫退出北京。
张作霖身死后奉系彻底陷入低迷,同年继承东北军的张学良宣布在东北易帜,听从国民政府号令。
至此北洋军阀统治彻底覆灭,民国进入了彻底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但是这一时期也只是名义上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在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还存在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几大派系,并爆发了中原大战等军阀混战。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胜利代表着蒋介石为首的黄埔派系成为了南京政府的实权统治者,各大军阀再也无法威胁到蒋介石的地位。
中国的内乱勉强结束了,日本人又来了。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打响了。
抗战后,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搬迁到武汉、重庆等地,日军也由最初的疯狂进攻变得逐渐乏力,双方陷入了对峙时期。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艰难抗日,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国签订投降书。
因为时区的影响,到中国刚好是9月3日,因此我们一般纪念9月3日为抗战胜利日。
抗战胜利后经过一年的摩擦谈判,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内战彻底爆发。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蒋介石不得不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元旦被迫下野。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自此中华民国成为了过去。
多孔材料为什么能吸声(隔音涂料与吸声材料:你真的分得清吗?)
在追求声学舒适环境的过程中,隔音涂料和吸声材料是两种常用的声学处理手段,然而它们在原理和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隔音涂料是一种功能性涂层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介质密度和阻尼特性来提升结构的隔声性能。其工作原理基于声波传播的质量定律,即材料面密度越大,对声波的阻隔效果越显著。优质的隔音涂料可形成 2025-05-09 09:48:49厨房为什么适合放在东面(厨房在哪个位置最好)
在风水学中,厨房位于东方或东南方被认为是较好的方位。东方是日出的方向,在风水概念里代表着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厨房位于东方被认为能带来积极向上的能量,有利于家人的健康和活力。东南方在风水上与木元素相关,象征着成长和发展,厨房置于此处被认为有助于家庭的繁荣,且东南方在传统风水观念里与食物的储存和烹饪的好 2025-05-08 07:35:19茶花为什么是冬季开花(茶花明明很漂亮,还能在冬季开花)
#秋日生活打卡季#我发现生活中养茶花的人很少,宁愿在家里养几盆月季,也不入手茶花。茶花的观赏性并不比月季低,它开出的花朵娇大艳丽,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叶片油亮带有光泽度,花期正好处于寒冷的冬天,能够为单调的季节增添一份色彩。按道理来说,这么优秀的茶花应该会受到大家的追捧才对,为什么生活中养护茶花的人那 2025-05-08 05:29:09木地板为什么隔温(家里铺地暖为什么不建议你用木地板?)
为什么铺地暖不建议使用木地板呢?这个问题大家都听说过吗?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铺瓷砖作为地暖地面的首选材料,那为什么木地板不适合呢?安装地暖的目的是为了取暖,因此需要选择导热性较好的材料,这样既舒适又节能。与此相比,瓷砖的导热性更好,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还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第二,铺设木地板时需 2025-05-07 05:20:34防风是什么功效与作用(每日一药之防风)
防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经、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应用:1、外感表证。常与荆芥相须为用,无论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用。2、风疹瘙痒3、风湿痹痛4、破伤风此外,取其升清燥湿之性,可治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趣记:荆芥--祛风解表 2025-05-07 01:24:51为什么要做墙面抹灰(没想到家装墙面用抹灰石膏好处这么多)
抹灰石膏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内墙面和顶棚的抹灰找平,其具体作用如下:找平基层能有效填补墙面或顶棚基层表面的不平整,为后续装饰装修提供平整的基础,确保墙面和顶棚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达到要求,例如在砖石、混凝土等基层上涂抹抹灰石膏,可使基层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保护墙体形成的抹灰层可 2025-05-06 05:57:14